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

第五回 久別重逢翫青釉,翠影映心萬古留。




要進入青瓷的世界了,我對青瓷的情感,似乎用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所形容的最為恰當--「久別重逢」,因為愛她,讓我日日讀她而不倦。家人常形容「已到痴狂的地步」,每日端詳著青瓷之作,摩挲著那純淨且溫潤的釉質,似乎回到了過去的黃金年代。

青瓷的魅力是很特別的,若拉開時間的縱軸來看,她也許可以代表整個中華文化的道統,包含了儒家的謹慎、道家的清靜以及佛家的自在。在這裏,容我成為您的嚮導,一同踏入青瓷的異想世界當中。

您本身就是一件青瓷作品,相信嗎?

《聖經》說到黃土造人,我們自泥土來,復歸泥土而去。現代研究,地球的七大組成物質與人體的比率一樣,很特別的是,這個黃金比率,竟然與青瓷釉系的組成相當,簡單來說,把地球丟進大窯去燒,就會出現一件青瓷作品,換句話說,我們似乎流著青瓷的血,人會喜愛青瓷作品,就好像回到家鄉一樣的真情流露,青瓷之美,在於獨自一人與之對話之際,方可一探究竟。



由此可知,青瓷的出現絕非偶然,因為古代陶工在燒窯時,皆提取自然元素,有一句話「無灰不成釉」,是因為先民將草木灰直接抹在胚土上,草木灰裡頭的植物鐵,在恰當的窯火環境,則偶然出現了青色,成為青瓷的前身,這一把不斷地窯火,總算在宋代出現了最美的青瓷。

即便到了現代,我們放眼全世界,青瓷這個類別,還是屬於中華哲學系統的民族所特有,就算在外國看到「celadon」,還是少了一個韻味,差別就在於青瓷之美,不單單只在外面的顏色,所以不難發現,西方國家的粉彩、珐琅彩甚至青花,皆可燒出很棒的作品,唯獨青瓷釉是他們無法超越的,我想秘密就在於文化與內涵之差異,青瓷就像華夏民族給西方人的印象:神秘卻又令人嚮往。


滾滾黃河向東流,不知身為中華民族的您,是否也開始對青瓷產生興趣了呢?蘇東坡說:「論畫以形似,見與兒童鄰。」青瓷的審美不啻如此嗎?㚕磬一開始以青瓷與生命之連結入,我想下次您再次到故宮看見蓮花溫盌,將不會只是看雨過天青的釉色,或許會嗅到不同的味道噢。

下一回,我們將進入青瓷的「中庸」之道。

----第五回完----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